感謝工業技術研究院中分院團隊力邀參與『豆渣去化分享暨廠商交流會』,進行產業分享,及食安教育等交流。
近年來,全球先進國家皆視「循環經濟」為國家重要產業發展策略,由經濟與產業現況提出多項政策與方案,以促進資源有效循環再利用,並達到零廢棄的長遠目標。
台灣每年進口250萬噸大豆,全國估計豆渣全年產量為42萬公噸,而桃園市為我國大豆加工之重鎮,日產豆渣量達600公噸,佔全國之四成左右。桃園市豆渣之去處,目前多以供豬食用居多。近年因鄰近諸國如中國、越南及香港等地區,皆已淪陷於非洲豬瘟的疫情,目前豆渣雖已與廚餘作區隔,可供食於豬隻。但如何進一步發展豆渣應用技術,使安全性提高並合乎營養需求,則為同業當務之急。
以豆渣去污化觀點來看,目前全國估計豆渣全年產量為42萬公噸,處理費約12.6億元。這些處理費用,除墊高了製造商的生產成本外,其清運及環保的問題,尤為深刻。
本次交流會介紹金門大學與工研院中分院合作研發能量,如:酒糟再利用之活性碳建構、醬油、鹿茸等開發應用,並以金門特有之酒糟處理方式為例進行說明,酒糟為酸性,較不易腐敗,而豆渣則較易於腐敗,並期待與在場廠商代表能有後續產官學研合作,共同為地球資源循環再利用盡一份心力。